我国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王子佩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7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产品产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由于汽车类电子产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数量的剧增,产品更新换代步伐的加快,对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考究。
关键词:包装设计;汽车;装潢
一、商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包装设计的目的是要帮助被包装商品实现两大功能——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设计者要探究两者优化结合的规律和方法。在包装设计的两大功能中,自然功能主要是指为容纳、保护、储运、销售、消费产品提供保证和多种方便,为社会带来物质效益,而社会功能则指包装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促进商品销售,美化生活环境,为社会带来精神效益。
二、我国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设计的现状
我国汽车类电子产品的出口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产品包装的重视及各出口企业的努力,使出口汽车类电子产品的包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我国出口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还达不到国际流通系统及国际市场的要求,整体来看还是比较落后的。这削弱了我国电子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包装装潢质量低劣,储运标志、图形不规范,英文名称不标准,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而且装潢不能突出产品特点,图案单板,繁琐,用色过多,色调暗淡,起不到吸引顾客,促进销售的作用;二是由于运输包装质量不高,破损严重。加之包装材料不环保又不能回收利用……所以,根据产品的特性,认真做好包装设计,对有效保障电子产品质量,促进产品销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设计的改善
1.选用恰当的包装材料
电子产品包装,应当遵循适当、可靠、美观、经济的原则。由于产品的品种繁多,性能各有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产品包装时所考虑的问题也不相同。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中防潮、防霉、防尘、防静电是非常重要的。瓦楞纸箱的包装既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也助于增强包装的抗压性能,有利于保护产品的凸出部分和脆弱部分,达到保护产品的目的。同时瓦楞纸材轻便牢固、弹性好、运输费用、包装费用低、材料利用率高。
2.选用合理包装盒形结构
合理的结构是保护商品、方便携带、便于销售陈列、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以纸盒结构的包装形式出现得最多。这是因为纸材轻便、易于加工,并可与其它材料复合使用。纸盒包装不但形状大小不一,而且种类繁多。按照其构造方法和特点去分类,一般可分为:一是摇盖盒,二是套盖盒,三是开窗盒,四是陈列盒,五是手提盒,六是姐妹盒,七是趣味盒。摇盖盒结构上是最简单、使用得最多的一种包装盒。盒身、盒盖、盒底皆为一版成型,盒盖摇下盖住盒口,并设插舌,增加稳固性,两侧有摇翼。由于摇盖盒所使用的纸料面积基本上是方形的,因此是最合乎经济原则的。衬垫结构一般以成型衬垫结构形式对电子产品进行局部缓冲包装,棱角边应有垫条、垫块、垫片等保护,以提高防潮、防振效果。
3.进行独特的包装装潢设计
在国际营销市场上,由于世界各国风俗习俗、语言文化、消费心理习惯的不同,反映在产品包装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外销产品的包装一定要“入境随俗”和“投其所好”。否则,包装犯忌,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1)图形
图形设计是包装上最生动、形象最鲜明的视觉传达。图形设计形式分为具象和抽象二种。具象是以具象形象来表现产品,比较侧重于“形似”。采用摄影形式的包装能直观、真实、正确的再现产品品质和形态。如南京无线电厂的“熊猫牌”收音机。抽象是以点、线、面的几何形组合来表现产品,比较侧重于“神似”。这种形式单纯简练、面貌新鲜、概括性强、具有启迪性,故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想象和喜爱。如用以曲线、折线、纵横线、放射线的构成表现“电子”“原子”“磁”“波”等性能,表现电子产品的神态和内涵,达到冲击视觉,促进销售的目的。如日本索尼公司半导体收音机包装。总之,在图形设计时不管是采用具象还是抽象的表现形式,应注意图形鲜明的视觉感受。图形形象应力求简洁、单纯、生动、有变化。
(2)色彩
色彩是美化包装画面的最活跃的因素,它是销售包装的灵魂。色彩能给消费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形形色色的各种不同产品海洋中,色彩是表达产品特性和是否能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关键。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联想和感受。红色:给人愉快、喜悦、积极向上的感觉,又有紧张、危急的联想,因为红色感强烈刺激,常起调和对比作用。蓝色:给人以安静、深远、宽广、沉思、轻松的感觉。因为它属于冷色,所以一般习惯于暖色配合,以取得良好冷暖对比效果。它是电子产品包装装潢画面上主色调最普遍的色。白色具有明亮、干净、朴素、轻松感。白色与任何颜色都能取得调和或对比的效果。黑色常被应用于高档电子产品包装上,显得身价很高,适用于男性,体现高贵大方。黑色不仅是很好的对比色,也是极好的陪衬色,能和许多色彩构成良好的对比调和关系,给人以稳定感。金银色在包装的商标、品牌名上点缀,它具有很强的华丽、名贵、典雅的视觉效果。但一般低档电子产品包装上不宜滥用。现代电子产品包装装潢用色要求是简明、稳重、大方、突出产品的特点。另外包装画面中的色彩面积对比,要运用得当。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上进行变化,达到统一和谐,才能实现色彩对比的美感效果。
(3)文字设计
电子产品装潢上的文字设计,一般结合产品特性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具有个性的字体,需要字体易读性和艺术性,应给人一种鲜明的印象去感染消费者,否则,会使产品无法销售。在对字体选择时,必须在构思中统一设思,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整体构图的要求进行设计。字体的大小、柔刚、比例、粗细、疏密、重心等都直接影响着构图的严谨和结构的完整。文字和图案的结合应取得统一效果。汽车类电子产品是现代科技技术的产物,宜采用黑体、无装饰体和各种变形字体较为适合,不宜使用篆、隶、楷、草等书体和各种古罗马体。文字设计除字体外,设计上布局处理时形成包装形象的又一重要因素。型号和品牌名文字一般用较大的字体和鲜明的色彩,将其安排在装潢画面的醒目位置上,加深对消费者的印象。规格、数量和生产单位等说明文字一般都安排在包装盒的侧面或背面。字体大小和表现形式可根据画面的面积而定。总之布局与图形、色彩、字体一样都是表达设计意图的语言。因此,设计必须以产品表现为前提,构思出与产品相适应的新颖、独特、清晰地包装装潢画面。
四、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设计的倾向
⒈人性化设计
包装设计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在包装设计中以人为中心展开设计,包装的功能必须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及审美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人性化的考虑要从不同层次的人去兼顾,既要考虑到作为社会的人,也要考虑作为群体的人,还要考虑作为个体的人,做到抽象与具体、整体与局部、根本宗旨和具体目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结合。
⒉商品化设计
包装设计定位必须紧紧围绕产品的目标市场与消费群体。并从产品消费者的心理、文化、审美及地位等方面研讨个性化消费的差异性,从而为准确寻找包装设计的定位找到支点和依据。只有这样,包装才能在市场流通环节中传达消费者称心满意的信息,从而促进消费者产生购买欲,使产品拥有者得以转换,最终实现包装的功能和价值。
⒊绿色设计
建立和完善包装资源的回收和再生系统,使包装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大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安全、更舒适。我国的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设计首先应向着节省材料方向发展,在保证实现包装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改革汽车电子产品过分包装,发展适度包装,尽量缩减包装材料用量,降低包装成本,节省包装材料资源,减少包装材料废弃物的产生量。
⒋情趣化设计
包装设计的情趣化设计,给包装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必须深入生活,捕捉时代理念和消费者之所想、所为、所作,善于通过包装来营造生活的意象,使自己的作品更能激发人的情感,使消费者不知不觉地选择自己所需,在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中享受包装之趣、产品之乐。
⒌民族性设计
设计离不开文化,而消费更加离不开文化,人们在选购产品时,包装除了基本实用审美功能之外,实际上还有一种文化功能在起作用,那就是包装通过其造型、色彩、文字、图形等而展现的独特的文化特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及地域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认可的文化取向互不相同,形成了各自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格,也就是不同文化的民族性。
⒍和谐设计
包装作为市场流通的一个载体,它不单单是传递一件产品或一组产品,而且还在传送多元信息,包括商品的、文化的、科技的、民族的、心理的等等。包装设计的和谐设计就是在包装世界的物质与精神领域去寻找平衡点,它关注科技进步与发展,也关心人和自然环境,强调现代科学与人文视野的结合,不断在企业、商场、消费者之间去寻找创意点,追求设计行为的合理性和经济效能,使得包装设计作品最终为人和社会所接受。
五、总结
包装是汽车类电子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在设计中应该以高效、低耗、节能、方便、安全、环保的思路去包装产品。采用恰当的包装材料、合理的包装结构及盒形、醒目的视觉元素、真实有效的产品信息,逼真地、准确地、真实的再现产品质感、形状,实现意象的表达,丰富包装设计的表现语言,提高企业的品牌效益,增加产品的趣味性及附加价值。以此来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增强企业文化品味,提升品牌影响力。
目前我国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还比较落后,由于包装不善,不仅产品破损严重,而且影响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声誉和竞争力。所以我们在产品包装时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提高包装工艺水平的前提下,还要下力气捕捉外国的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技术信息,掌握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工作发展趋势,向国际包装标准化靠拢,并针对我国汽车类电子产品包装现状,要进一步“综合治理”,加快包装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易忠. 包装设计[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胡俊红,张同标.现代设计史[C ]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冯年娥. 对出口电子产品包装的探讨[J] . 电子包装, 1989年.
[4]谭爱平. 国际市场产品包转的禁忌[J] . 企业活力, 1996年.
[5]张焘. 产品设计与视觉形态[J] . 美术观察, 2008年.__
摘自《大众文艺》
文章地址:http://service.labthink.cn/cn/month-info-13012320.html
版权所有 Labthink兰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